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第二课堂 正文

医学院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结项与评优工作方案

发布日期:2025-07-01

各实践队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积极响应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进一步引导广大医学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以实际行动践行“团结奋进 博学奉献”校训精神,更好地总结实践经验,凝练实践成果,现就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结项验收及评优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团队立项情况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指导教师

立项等级

1

安理天使志愿服务队

张泽琪

陈祥子

校级重点

2

“知行珰村·青春医线”实践团

许皓然

王哲俊

校级重点

3

微尘聚光小队

刘墨炫

王哲俊

校级重点

4

医童皖行志愿服务队

陈珂

鲁福庆

校级重点

5

安徽理工大学“橘生淮南”遗体(器官)捐献志愿宣传服务队

李超悦

马海涛/朱涛

校级重点

6

向阳育苗守护队

赵亚楠

王哲俊

校级重点

7

史海拾遗寻踪队

盛浩然

鲁福庆

校级重点

8

皖江星芒志愿宣讲团

陈文卓

吕慧敏

校级重点

9

柒月童心志愿服务队

李轲

高中华

校级重点

10

“敢向田园织锦章”实践队

陶民浩

王哲俊

校级重点

11

“医”口童生志愿服务队

刘志一

鲁福庆

校级重点

12

淮南星火实践团

秦舞飞扬

高中华

校级重点

13

青衿践阳队

熊伟超

王哲俊

校级重点

14

寿π知行,文化寻旅

段文蕴

王哲俊

校级重点

15

药都探草实践队

孙雨薇

王哲俊

校级重点

16

情暖留守安理行

琚金婷

陈祥子

院级团队

17

红色星火实践队

张贤雅

陈祥子

院级团队

18

“兴村行”志愿服务队

李和阳

刘欢

院级团队

19

杏林春雨志愿服务队

刘子一

王哲俊

院级团队

20

薪火新传•红韵同行

宋婉莹

鲁福庆

院级团队

21

筑梦云梯队

刘倩

鲁福庆

院级团队

22

慢病轻航计划队

陈肖杰

鲁福庆

院级团队

23

医心护蕾队

卢安然

鲁福庆

院级团队

24

史鉴初心,赤炬前行

张哲铭

鲁福庆

院级团队

二、团队结项要求

(一)校级以上重点团队

1.结项申报书

2.调研报告

撰写一篇5000-10000字调研报告,要求紧扣实践主题,反映调研过程,凝练调研成果,彰显项目特色,并提供官方查重报告,查重率需低于15%。鼓励同步产出学术论文、访谈实录等符合实践主题的创新成果。相关格式参照《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调研报告格式要求》。

3.实践照片

照片数量不少于20张,必须包括团队活动合影和实践活动照片,不得提交风景照和个人照片。图片中不能含有水印。要求真实地记录实践过程,能够捕捉到实践中的关键瞬间,例如团队成员进行实地调研、与当地居民交流、开展实践活动的关键步骤等场景;要求取景、构图、曝光、色调、清晰度等符合摄影技术基本要求,色彩和谐,构图比例协调(横屏拍摄);作品表达形式新颖,构思独特,作品能够通过形象化的摄影语言符号和创新的立意去诠释摄影作品的主题。线上实践团队提交共同讨论、线上活动的截图。

需提交照片原图(单张大于1M),照片电子档以文件夹形式汇总,图片命名要求:何人何地进行某项工作(多张照片以同样命名,并在后面添加123做区分)。示例:临床24-1班张三在淮南市安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向群众普及口腔健康知识。

4.微纪录片

影片长度为3-8分钟,MP4或MOV格式,要求横屏拍摄,分辨率1280×720或1920×1080,内容避免大段采访和单一画面。视频内容需提前谋划和设计,影片尽可能反映团队实践主题、思想理念及实践过程的短片,切合实际地还原被拍摄对象的生活原貌,故事表达具有感染力;画面能最大程度的保证清晰度和稳定性,视角的选择恰当;剪辑节奏感良好,背景音乐和画面搭配得当;青春励志、艺术性强、具有思想深度和传播价值。

5.新闻宣传

校级团队至少完成1篇校和院级、1篇省级官方媒体以上新闻宣传报道。省级以上实践团队还需1篇中青校园网相关报道。以团队提交的新闻链接进行评判。

6.实践归来话成长

各实践团队返校后(2025年10月至2026年5月),开展不少于1次活动分享,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校级以上团队要积极参加“2025年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征集”“镜头中的三下乡”“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征集”等系列活动。

(二)院级团队

1.结项申报书

2.实践照片。照片数量不少于10张,其他要求同校级团队。

3.微纪录片。影片长度为不少于3分钟,其他要求同校级团队。

4.新闻宣传。各团队至少完成完成1篇校院级或校外市县级官方媒体以上新闻宣传报道。

5.实践心得体会。实践期间可选择与实践地或实践主题内容有相关性的书籍或自选哲学与社会科学、文化历史等领域的经典书籍,撰写体现读书成长收获的读书随笔或报告,也可围绕实践感悟、人物寻访等撰写感想,每团队2篇。作品字数不少于1500字左右,不得抄袭。

三、个人实践结项要求

个人参加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可自行下载《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登记表》,在2025年9月开学后,以团支部为单位收齐登记表后交至辅导员处,同时提供2张高质量实践照片进行佐证,照片要求同校级团队,院团委集中认定盖章,以直录学时发放5个实践能力培养学时。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四、结项验收和答辩

学院团委对院级以上团队的结项材料进行评审,团队按照要求提交相应材料,以上材料电子档发送至指定邮箱,后续将另行通知。

院级以上团队需自行准备PPT,答辩人数不多于3人;答辩分为个人陈述与评委提问两个环节,且总时间不超过5分钟;答辩内容需紧扣团队社会实践主题,突出本团队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特色、亮点、成果及所思所悟;答辩具体时间及PPT报送时间、方式另行通知。

五、经费发放

总原则为学院酌情资助和学生个人自筹方式解决。为帮助院级以上团队做好前期准备、活动开展以及成果宣传等,先行向校级重点团队拨付500元,院级团队拨付200元,作为基础经费。费用支出结题验收合格的实践团队,给每个校级实践团队发放后续经费,院级团队以结项材料、PPT答辩等进行评优,以奖励的形式再次资助。未完成项目实践(因不可抗力因素影响的实践项目除外),结题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不予发放后续支持经费,视情况对前期已发放的经费予以收回。

六、评优办法

1.学院将组织实践总结考评,确定项目是否结项,综合考量院级以上团队“三下乡”社会实践开展情况,达到考核要求的团队,颁发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合格证书,并发放相应的学时。

2.拟设立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先进个人、“最佳宣传供稿奖”团队若干,颁发荣誉证书。设立优秀调研报告、优秀视频作品、优秀心得作品、优秀摄影作品等单项奖。

单项奖类型

评选数量

调研报告类

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8个,荣誉证书

视频作品类

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8个,荣誉证书

心得感想类

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8个,荣誉证书

摄影作品类

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8个,荣誉证书

七、其他事项

1.严格安全要求,坚守安全底线。参与社会实践的同学务必将安全放在第一位,主动购买人身意外保险,确保实践活动安全平稳有序进行,活动开展前务必签订《安徽理工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安全须知》。

2.创新实践载体,力求实践实效。将线下积极开展与线上加强宣传相结合,在形式内容上力求深入深刻,在效果导向上力求触动思想,不断提升学院社会实践活动的传播度和社会影响力。

3.用活媒体宣传,扩大示范效应。活动过程中,做好过程记录,以照片、短视频、个人感想、对方单位感谢信为载体,主动联系相关媒体,积极投稿宣传,投稿前需经过辅导员老师审核把关。事迹被新闻媒介(网站、电视台、报纸等)正面报道,引起社会关注的,在考核中予以加分。

4.参加实践的学生需要大学生社会实践介绍信,可前往辅导员处领取纸质介绍信。《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介绍信》。

医学院团委

2025年6月30日

地址:安徽省淮南市泰丰大街168号
电话:0554-6601223
邮编:232001
版权所有 © 2024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800938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