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至13日,医学院在舜耕会堂集中开展了新生启航教育。本次活动覆盖全体2025级本科生,旨在激励2025级本科生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坚守学医初心、践行医者使命。
强化党建引领,入学教育凸“深度”
医学院党委书记张可佳以《如何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发展》为题,围绕新时代内涵、理论来源、实践基础和体系结构四个方面进行系统阐释和深入解读,希望大家修身立德、坚定信念;加强学习、投身实践;勇于担当、成才报国。

张可佳为新生作报告
解析校园生活,启航新篇筑未来
医学院院长胡东作医学院相关介绍,他从学院概况、人才培养、科研平台、师资力量、招生录取等方面,向同学们展现了医学院的专业特色和科研实力,祝愿同学们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胡东作医学院发展介绍
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周静以《医学院新生入学第一课:如何在大学里成长成才》为题,围绕着角色转化与适应、职业规划与实践、校园安全教育等方面进行讲解,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明确成长方向,做好职业规划。

周静为新生作报告
我校体育部副部长杨继宏以《大学体质健康测试—工作解读、项目解析与锻炼指导》为题,围绕着体质健康测试工作解读、体质健康测试工作项目解析、体质健康测试工作锻炼指导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帮助学生理解测试意义、提升健康水平。

杨继宏为新生作报告
榜样引领成长,争做励志好青年
医学院邀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分子诊断中心副主任张欣、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分院副院长王林、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基础医学系主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主任高国全为新同学作励志报告。
张欣以《临床科技创新与学科发展方向探讨》为题,从自己的求学生涯和职业生涯出发,带领学生了解如何进行科学研究,他强调,科研来自于临床工作,要善于思考、发现问题,用创新思维开拓学科发展的新局面。

张欣为新生作报告
王林以《从医学初心到神经外科前沿:一名外科医生的成长之路与寄语》为题,围绕医学初心与践行、科研与实践、视野与责任等方面,介绍了职业医生的成长之路。他强调,要锻炼科研思维、珍惜实践机会,为未来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王林为新生作报告
高国全以《我的成长之路》为题,为新生做了一场就业创业辅导报告,帮助学生规划人生;以《医学导论—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与学习》为题,围绕立业育人、课程学习等方面,和学生分享了临床医学的学习指南,鼓励勇攀医学高峰。

高国全为新生作报告
了解学科专业,争做崇仁医学生
医学院组织2025级本科生参观解剖学、免疫学、药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前沿实验中心等实验室。参观过程中,老师详细介绍了实验室存放各类仪器的设备功能,学院人才培养政策、科研实验支持举措等,并强调,实验室中安全是第一要位,同学们要增强安全意识,遵守实验室各项规定。

学生参观学院实验室(摄影:周雅)
本次活动内容丰富精彩,同学们被各位专家学者扎实的专业能力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深深折服,纷纷表示未来将牢记专家们的嘱托,规划好求学之路,好学力行,为未来就业打下基础,成就良医。
高国全,原我校生化教研室老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逸仙杰出学者。原中山医学院副院长,现任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主编,广东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长,中山医学院基础医学系主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主任。教育部首届新世纪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长期开展糖尿病、肿瘤代谢,病理性血管新生的研究工作。
张欣,我校05届临床检验专业校友,主任技师,博士,博士(后)导师,泰山学者青年专家,齐鲁卫生与健康杰青人才,现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分子诊断中心副主任等。主要从事新型生物标志物与体外诊断领域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8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等发表SCI论文33篇,累计IF>180;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转化2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
王林,我校93届临床医学专业校友,中青年神经外科专家,神经外科硕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分院副院长,功能神经外科主任。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参与《新编神经外科学》、《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手术学》等编著,参与发明国家专利两项,获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一项。在中文核心期刊及SCI发表论著五十余篇。
撰稿:医学院 周雅
核稿:医学院 周静